长恨留与何人歌


Like most ancient countries, Chinese history is a history about men - emperors, kings, generals, and ministers. Those great Women are only invisible shadows behind history. So I wrote a number of this kind of articles to tell the stories about those great women, to let more people know about them.

       《长恨歌》行文流畅,韵致天成,读罢齿颊留芳。仿佛间,若置身某个古雅空旷的殿阁,有金兽吐出一片氤氲,不知名的古琴奏着高高低低的吟哦。恍惚间又见几个绝色女子的面孔,恨到狰狞,流满泪水。是的,恨!《长恨歌》写爱写憾入木三分,但却少了恨,那人情淡薄的宫中,更多的反而是伴着压抑哭声的恨与泪。 今日,便让我们穿过历史的尘埃,寻找曾经的故事。

一、贵妃玉环

       说《长恨歌》,首先自然要说杨玉环。

       少时坎坷,16岁入宫为寿王妃,22岁出家为太真道人,27岁入宫为贵妃,38岁死于马嵬坡,寥寥数语便可道其一生,然而这个见证了甚至加快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女子,这寥寥数语却是说不透的。

       杨氏入宫,算是因缘际会,咸阳公主婚礼阴差阳错被武惠妃或者是她儿子寿王看上,而后嫁入皇室为寿王妃。对于这宗婚姻,她是否自愿不得而知,但至少婚后还算幸福,三年诞育一双儿女,只除了新婚之时岳父就看她神色迷离,以至于武惠妃命她无事少入宫宫。她的人生若仅如此,在封建制度下将算是幸福的了。

       然树欲静而风不止,开元二十五初玄宗废太子李瑛,武惠妃一心想让寿王为太子,自已将来才好母凭子贵,于是开元二十五年,玄宗十八子李瑁与次子李亨的夺储之争愈演愈烈,原本寿王有"贤孝"之名又有母妃吹枕边风希望甚大,可武惠妃却在开元二十六年末突然薨逝,李亨得立太子,陷入了不死不休的争储格局的寿王自然开始不好受,并不得不为父皇百年后自己的处境开始忧心忡忡,想历史上争储不得的公子无忌等等哪个有好下场?这时他胞妹咸阳公主猛地想起了新婚之时老爸看杨氏的眼神,于是有了后面他卖妻求自保的无奈举动。

       开元二十九年初,咸阳公主建议玄宗去京城不远某处泡温泉,而后玄宗就巧遇在那调养身体的杨玉环。

       事实当然不可能那么巧,成婚五年仅入宫一次,杨氏自然懂得如何避开玄宗,而如今在明知皇帝驾临还不合祖制呆在那“修养”,显然是有意为之。咸阳公主出马做‘媒‘,她接近玄宗八成是寿王授意,至于她是乐意为之还是受了逼迫却已然不得而知,但无论何种情况于她而言都实是无奈之举。最是无情帝王家,一旦李亨登位,寿王怕即刻就是死无葬身之地,届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?就算她到时可全名节一死了之,那她的孩子呢?试问若不等死,她可还有另外的选择?而她一个封建制度教育出的平凡女子,在走向玄宗之前,又是怎样的夜夜辗转难眠、泪湿罗衾。

       而后她出家为太真道人住在宫中,她的命运就已然脱出了自己的掌控。玄宗及时为寿王选了寿王妃,绝她后路,她的子女也从高贵的嫡出陷入了极端尴尬的境地,她在宫中的处境更可谓是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这个举目无亲又不能选择命运的女子,这时除了讨好玄宗,她还能做什么?她是很成功,靠她在历代后妃中罕见的音乐、歌舞才华,她走出了尼庵、逼走了梅妃、带上了贵妃的凤冠,那不见于历史的五年,不知她走过的是怎样一条落满血泪的路啊!

       而后她就被定为了祸水吧?诱着玄宗步步远离朝堂,甚至全家鸡犬升天。其实原本玄宗就已经罢免房玄龄,任用奸相李林甫,他的走向昏庸本是一种必然。于她,鉴于玄宗之前一个个专宠而后失宠的女子,强大的外戚总是有用的,她只是做了很多嫔妃都在做的事儿罢了,而且对于这个葬送了她年华的宫廷,她内心或许正希望它覆没吧?

       很多史书文学作品都爱强调她以色邀宠,奇技淫巧,其实李隆基时年60,他对于杨妃应该更多的应是对其才华的欣赏。至于她偷情的种种香艳野史,不可全信,但也很难说绝对没有。芳龄女子每天面对一个老男人,而且那男人可以三宫六院,凭什么她就偏得守着?再说她早就说不上贞洁了,自暴自弃也情有可原,何况从另一个角度看,对于那些掌控左右了她命运的人,她无力撼动,对于那些个天潢贵胄,她唯一能恣意作为的只有他们的一个女人——她自己!她若偷情,也可算是她力所能及内唯一的报复了。

       再后来便是她的死亡。自缢马嵬坡,很难说是她的幸或不幸。我们不妨设想下,若李隆基死在她前面,无论是因着她曾经的寿王妃身份还是出于维护皇家声誉,她定难安享太妃尊荣的,很可能要殉葬或是如武惠妃般“莫名”病逝。即便按某种猜测,李隆基多活几年,她帮助寿王终登太子之位,寿王已经有了王妃,她将来算什么呢?若寿王登基,作为自己性贿父皇的证据,她如果能在冷宫里了却残生,想来已是万幸中的万幸。也难怪相传她赴死时还是很安宁的,没有大哭大闹之类,半生波折,后宫起伏争斗,死亡于她未尝不是一种解脱,虽然她因此而担下了唐玄宗昏庸的大半过错,但既已身死,名声又于她有何干?

       观她有几分扑朔迷离的人生,她的苦、她的痛,死亡便能泯灭么?猛想起《长恨歌》的结尾“此恨绵绵无绝期”,冥冥中或许契合了真相,就如同那些贵妃反魂在梨树下痛哭的传说......

二、红颜如花

       说了杨妃,唐玄宗另外的女人实在也值得一说。

       李隆基原配王氏,名、字不详,是李隆基尚为临淄王时聘娶的王妃。相传对下属们素有恩惠,以至于武惠妃诋毁她时无一人愿帮腔。

       她与唐玄宗的婚姻算是标准的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。不说帝王之家,便是普通的大户人家,娶正妻得都多重家世背景,王皇后作为某种政治筹码,她成婚之日,就已注定了悲剧的命运。不过与那些数不清的封建婚姻迫害的女子相比,王氏初时临淄王李隆基伉俪情深,确是极大的幸运,但对于她最后被废的命运,也是极大的不幸。嫁入皇家的女子,固然有对幸福生活的憧憬,但也应有后宫无情的觉悟,相较于终生无宠,曾经得宠反而是更大的悲哀,就像李白的《怨歌行》,她曾是“花颜笑春红”的幸福少女,她“荐枕娇夕月,卷衣恋春风”,但君恩无常,转眼便见证了“宁知赵飞燕,夺宠恨无穷”,独守朝阳年复年,自然要“绿鬓成霜蓬”,而后“寒苦不忍言”,尚要“为君奏丝桐”,却只能换得“肠断弦亦断”呵!悲心夜忡忡,那是要痛到骨髓里去了吧,恐怕恨得都要流出血泪了!

       相比之下,终生无宠的女子,虽然望月感怀,悲伤自己一世蹉跎,可毕竟还能一生安宁平静。

       皇后失宠,然后便是武惠妃了,杨贵妃初时的岳母,后来的“姐妹”,唐玄宗所有妃子中下场最好的一个。

       年少入宫便得隆宠,连生4子3女,谗谏皇帝废后废太子,死后亦得追封贞顺皇后。若说王皇后是悲情皇后的典型,那武惠妃就是幸运宠妃的典型了。当然美中亦有不足。能扳倒皇后,初露锋芒时,原本荣宠不低的赵丽妃、皇甫德义就纷纷落马,暗害鄂王李瑶,这样一个女子,真的会怖于鬼怪几日之内香消玉殒么?只怕她本身亦是死于后宫暗斗,或许这也是上天给她的报应。

       惠妃死后数年,杨贵妃就入宫为道了,这时几度和杨妃相争甚剧的梅妃,也算是玄宗后宫的风云人物。

       梅妃比杨贵妃早入宫数年,一度荣宠无比,玄宗赐其梅苑、为其遍种梅林、修建梅亭。跟杨妃比,梅妃正好截然相反。她们一个妖艳、一个淡雅;一个丰腴、一个清减;一个擅歌舞、一个擅诗文。但最大的不同是一个祸水、一个贤妃。是的,贤妃。不逊于杨玉环的梅妃之所以失宠,很大原因是她擅言敢谏。而她对玄宗一直有情,即使被贬上阳宫,亦曾有《一斛珠》“柳叶双眉久不描,残妆和泪污红绡。长门自是无梳洗,何必珍珠慰寂寥。”而后《楼东赋》亦算绝唱,梅妃却因而险些身死。这为情所伤的才情女子,最后看破世情,甚至拒了招幸,黯然道个“皇也空,妃也空,蚁啃朽骨路路通”。但在唐玄宗携杨贵妃逃往西南时,被留在宫内的梅妃却为了不让叛贼污辱,为负心于她的玄宗保住清白之身,用白布将自己层层包裹,跳下古井而香消玉殒。 她的心里,定是恨死了杨玉环吧?

       红颜如花,斑斓如梦,但转眼她们已被那后宫沾染,如流星般陨落。她们,不止是她们,还有一代代后宫中的女子,很多都是挟着恨的,恨啊恨,这些敢爱敢恨才貌双全的女子,不恨,她们又能如何?如果没有选秀,没有宫廷,她们的人生,定会有另外一场绚烂的花开夭侬吧?

三、明皇不明

       历数过玄宗的嫔妃,李隆基本人总是不能忘的。

       不得不说这个号称明皇的人:

       作为一个男人,他有野心,却实是懦夫;

       作为一个丈夫,他多情极致,反更胜无情;

       作为一个帝王,他虽有中兴之功,却也是盛唐覆灭的元凶,谓之昏君毫不为过。

       但就像莎士比亚曾说的: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。

       幼封楚王,后降临淄王,9岁母妃窦氏被武则天暗害,死在宫中。成人后一路,迫武后退位,杀安乐公主,弑兄夺储,逼父让位,诬太平公主谋反,终坐稳皇位,而后励精图治十数年,这个成长于宫廷血腥,而后习惯血腥,最后制造血腥的人,心中定也有很多难言的孤苦。

       古来圣贤皆寂寞,帝王个个是孤家寡人,他们站的高了,便注定寂寞,因而他们才需要一整个后宫来排遣寂寞吧,就像汉武帝、雍正帝的庞大后宫。如果李隆基一直这样孤独的走下去,今日看他,我们看到的就是另一个抽象的无情君主。但他没有走下去,他累了倦了,不干了。从他疏远皇后,他大概已经疲惫。他未必就不喜欢那个曾与他并肩的温婉女子,只是对于他,正宫皇后实在与那让他疲惫的皇权、责任关系太亲密了,他要逃,他累了,真的累了。

       政令的几次变更,杨妃被赶回家再接回来,梅妃的升和贬,李隆基放纵自己前也几度挣扎。他最终选择了放纵,虽然最为一个帝王不可原谅,但作为一个人却也算情理之中。

       而他晚年寂寞凄凉,南内凄凉西内荒,淡云秋树满宫墙,不知他是否如他的嫔妃一样,长恨绵绵无绝期?

尾声

       好了,说完了他们的故事,长恨歌,长恨歌,歌的可真是两情不得久长?歌的怕是帝王无情,女子无奈,苍天不公!

       历史的迷雾中,一切的缘起在哪里早已没了踪迹,觅到了又如何,因着一份曾经的执念,那些故事总是不愿湮灭,又因着曾经的悲苦,那故事断了、乱了,难以捉摸。悠悠长恨,千古不灭,到如今也不过是几段简短不清的故事,偶尔换来几声轻叹,亦不知何人所叹,所叹何人。